各系(部):
为了解本学期各项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按照《beat365官方网站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条例》的要求,定于第9-11周进行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查形式
以系(部)自查和学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检查内容
检查由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和座谈(问卷)三部分内容组成。常规检查由系(部)组织开展,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做好检查形成的过程性材料。
(一)常规检查
1.授课计划执行情况
教师授课要认真执行课程标准,按经过审批的学期授课计划(含实践教学)进度进行,不得随意增删内容,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调整意见,报系(部)经审批后执行。
2.教案
教案编写质量的检查。要求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以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为准则,结合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并参阅一定数量的参考书,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在教案中除反映教学内容外,还应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明确教学重点、难证点、深广度以及对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3.教师授课情况
教师授课情况检查可采取随堂听课和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了解教师授课进度是否严格按照授课计划执行,内容讲述是否按照教案设计进行,学生学习情况及对教师授课内容或授课方法的认同程度。检查教师授课情况时除检查课堂讲授外,还应对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学态度及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检查。
4.教学相关文件完备情况
主要检查教学文件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实训(实验)指导书、实训周计划、实训室课表、仪器设备清单、耗材使用记录、设备维修记录、作业、日志、课外使用登记簿、安全检查记录等】
5.企业校园教学运行情况
(1)2018级第一次集中授课佐证材料(“八大标准”材料),以及“三方协议”;
(2)专业驻企业教师工作手册(预备周至第十周,电子版);
(3)2019级现代学徒制班级日常教学运行情况。
6.校内实训室运行情况
(1)校内实践教学场所日常运行管理情况(仪器设备台账、日常管理教学文件、清洁卫生等);
(2)本学期C类课程实训指导书编写、印制以及学生实训报告填写情况。
7.教研室的工作开展情况
教研活动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开展基本情况、经验及存在问题。
8.教学秩序等情况
教师调、停课、教风及学风、教学场地卫生等情况。
(二)重点检查
以学院检查组检查为主。本学期重点检查为:高职扩招试点专业教学文件整改、教研室活动开展、校内实践教学场所日常运行管理、2019级现代学徒制班级日常教学运行。
(三)召开座谈会
1.系(部)在自查阶段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本教学单位的教学情况,充分征集建议和意见,促进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改进。
2.教务科研处在各教学单位自查结束后组织召开全院师生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对学院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促进行学院教学管理改革和创新。
三、检查安排
(一)自查阶段
第9—10周,系(部)进行自查。围绕常规检查的项目,认真开展自查。对于系(部)层面能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落实。对于涉及到体制机制、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充分调研,提供事实和数据支撑,汇总登记。撰写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其他在检查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件资料需收齐备案,由各系(部)自行存档。
(二)学院检查
第10-11周,开展重点检查、师生座谈和教学自查材料抽查。
1.开展重点检查,了解各系部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
2.开展师生座谈,了解教师对学院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学生在教学中反馈的意见,及时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3.通过抽查,以点带面,了解各教学单位本学期教学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
四、总结反馈
(一)各教学单位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需要学校解决的问题,可在部门期中教学检查总结报告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由教务科研处汇总后向校领导汇报,并研究解决方案和措施。
(一)各部门在教学检查结束后请于第10周周三(11月11日)前提交资料:
1.期中教学检查自查汇总表(附件1);
2.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总结(附件2)。
附件:
附件1: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自查汇总表.xlsx
附件2: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docx
教务科研处
2020年10月30日